主页
简介
研究
博客
English
研究
3月 18 2025

健康研究

在健康研究方面,我主要关注死亡数据质量评估、死亡与健康的影响机制及其权变性,近期工作聚焦在整合健康转变论下的流行病学机制与健康的社会决定论下的社会结构机制,系统揭示健康转变过程中社会结构机制对健康不平等的动态作用。远期工作拟推动建立开源的中国死亡与健康数据库,探索死亡与健康的非线性因果机制。相关发表如下:

  1. 一作,2025,《中国寿命不均等的变迁及其分死因贡献,1953~2020》,《人口与经济》第3期(CSSCI)
  2. 通讯,2025,《五普以来中国及其分地区死亡漏报模式变迁》,《人口学刊》第1期(CSSCI,PDF
  3. 一作,2024,《Trends in Life Expectancy and Disparity in the Older Population in China by Regions, 1981-2020》,《Chinese Journal of Sociology》第3期(JCR Q2,PDF
  4. 二作,2023,《1980年代以来中国分地区死亡水平差异及其演变》,《人口研究》第4期(CSSCI,PDF
  5. 三作,2022,《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死亡水平估计》,《中国人口科学》第5期(CSSCI,PDF

家庭研究

在家庭研究方面,我主要关注数字社会中婚育模式的变迁,尤其是不稳定经济、数字技术及生成式人工智能对当代浪漫关系的潜在影响。相关发表如下:

  1. 二作,2023,《数字社会中的青年婚育观念》,《智能社会研究》第5期(PDF
  2. 二作,2022,《大学生婚育观念呈渐进式变化 应重视青年婚育的实际需求》,《人口与健康》第9期(PDF
  3. 三作,2022,《中国的婚姻和生育去制度化了吗?》,《妇女研究论丛》第3期(CSSCI,PDF
  4. 四作,2020,《中国人口政策的民众态度研究》,《青年探索》第4期(CSSCI扩展,PDF

研究方法

在研究方法方面,我主要关注如何整合不同路径或学科下的实证主义方法,以计量经济学、数理人口学、系统动力学及微观仿真学四大脉络为主。同时,我对科学哲学与科学史下的社会科学发展历程有持续且浓厚的兴趣,致力于厘清各方法背后的本体论与认识论问题。相关发表如下:

  1. 二作,2018,《反思定性研究的困境——基于研究方法教育的分析》,《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第4期(CSSCI,PDF